Hot Search

Loading ...

明崇禎帝 (七)︰崇禎繼位

2023-11-25

明崇禎帝 (七)︰崇禎繼位

2023-11-25

天啓七年(1627年)八月二十二日,明熹宗天啓皇帝病逝,沒有子嗣,遺詔由唯一的弟弟信王朱由檢繼承帝位,改明年年號為「崇禎」。當時崇禎皇帝年僅十七歲。

崇禎皇帝繼位,必須面對的最大威脅,是控制宮廷事務,掌握朝政實權的司禮太監魏忠賢。崇禎帝進宮之初,誠惶誠恐,憂心魏忠賢加害,但不久之後發現,魏忠賢權勢的根源,是天啓皇帝對他的信賴及縱容,於是展開剷除魏忠賢的行動:首先是驅逐天啓帝乳母「奉聖夫人」客氏出宮,然後授意一位地位卑微的秀才錢嘉徵上表彈劾魏忠賢欺君、蔑后、目無祖宗、剋削宗藩、掩飾邊功、勞民傷財、疏通關節等十大罪狀,在朝會中宣讀,迫魏忠賢辭職,並且發配鳳陽。魏忠賢在途中自縊而死,一代權閹就此殞落。親附魏忠賢的大臣被免職、治罪,但閹黨的勢力仍然龐大,對其後的明朝政局影響甚深。

魏忠賢雖然除去,但崇禎皇帝所統治的大明,受到兩大煞星的威脅,其一是東北方的後金,其二是西北方陝西爆發的民變。

後金天命汗努爾哈赤雖然在天啓六年進攻寧遠城失敗負傷退兵,傷重而死,但繼位的天聰汗皇太極雄心勃勃,圖謀入主中原。崇禎皇帝把鞏固邊防、收復遼東失地的希望,寄托在擊退後金的寧遠城守將袁崇煥身上。崇禎元年(1628年)初,任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,督師薊、遼,兼督登、萊、天津軍務。七月,在紫禁城建極殿(清朝以後稱保和殿)平台召見袁崇煥,袁崇煥慷慨陳詞,誇下海口,聲稱五年可以收復遼東失地。崇禎帝大喜,賜袁崇煥蟒袍玉帶及「尚方寶劍」。袁崇煥離京之際,豪言賦詩云:「臣心期報國,誓唱凱歌歸」。

袁崇煥到任後還積極整頓關內外軍務,平定兵變,淘汰部分參將、遊擊、守備、中軍、千總、把總等官近百員,對各堡壘、驛站的佈置也重新進行規劃,由親信將領祖大壽、趙率教、何可綱統領。並敦促工部改進武器裝備質量,敦促户部向沿邊各鎮訂購戰馬,以達成「精兵、壯馬、堅甲、利兵」的必要條件。

袁崇煥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,即如何處置東江總兵毛文龍。毛文龍自天啓元年,據守皮島,擁兵侵擾後金,屢有成效,己控制遼東半島南部旅順一帶,但不受袁崇煥節制。崇禎二年五月底,袁崇煥以視察為名,帶領親軍,攜帶尚方寶劍到達旅順雙島,與毛文龍會談,袁勸毛交出兵權,辭職還鄉,被毛所拒。六月初五,袁崇煥稱準備離開,設宴答謝島上將士,袁在席間宣告毛文龍十二大罪(專制一方、欺君冒功、跋扈不臣、侵吞糧餉、私通島夷、擅行任免、劫掠商人、好色誨淫、虐待遼民、諂媚魏閹、掩敗為功、觀望養寇),並請出尚方寶劍斬殺毛文龍,接掌毛文龍兵權。隨後袁崇煥向崇禎帝匯報,崇禎帝聞報,起初大驚,但立即斥責毛文龍死有餘辜,嘉獎袁崇煥的果斷行動,命其不必請罪。

古今風雲人物

  • Audio
  • Chinese
  • On-going
介紹古今中外歷史人物,透過這些傳奇人物的風雲事跡,加深大家對歷史的認識。

主持︰張偉國、羅永生、曾卓然、譚家齊

逢星期六晚上8:00至8:30,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。

香港電台文教組製作



香港電台文教組專頁<藝文一格>
rthk.hk/artitude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