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酒戲
2019-11-23
返回
酒戲
2019-11-23
把酒和熟識的氣味混在一起,抓緊我們獨有的回憶。
張寅傑(Kit)和張穎雋(Joseph)創造了一支本地的手工氈酒,把代表香港的氣味都放入其中。白蘭樹花香,陳皮的柑味和廟宇的檀香等,這些香氣多少都曾在我們回憶的片段之中。他們經過多次實驗,提煉出最適合造酒的白蘭花水,希望把本地的文化和農作物結合,做一支有共同回憶的蒸餾酒。
Kerry 是新會人,自小在鄉下的柑園幫忙採擲、開柑、曬果皮,對陳皮的氣味有很深的記憶。兩個兒子出世時,Kerry 把當年出產的大紅柑曬成陳皮,留給兒子,希望日後他們一嚐到陳皮的味道就會想起自己。
昔日的香港曾經有不少的蒸酒廠,大眾勞動一天之後都喜歡喝一口孖蒸。古洞酒廠負責人龐中衡(Jack)會和我們分享一些逝去了的酒廠歷史以及玉冰燒的由來。
編導:蘇恩夏
張寅傑(Kit)和張穎雋(Joseph)創造了一支本地的手工氈酒,把代表香港的氣味都放入其中。白蘭樹花香,陳皮的柑味和廟宇的檀香等,這些香氣多少都曾在我們回憶的片段之中。他們經過多次實驗,提煉出最適合造酒的白蘭花水,希望把本地的文化和農作物結合,做一支有共同回憶的蒸餾酒。
Kerry 是新會人,自小在鄉下的柑園幫忙採擲、開柑、曬果皮,對陳皮的氣味有很深的記憶。兩個兒子出世時,Kerry 把當年出產的大紅柑曬成陳皮,留給兒子,希望日後他們一嚐到陳皮的味道就會想起自己。
昔日的香港曾經有不少的蒸酒廠,大眾勞動一天之後都喜歡喝一口孖蒸。古洞酒廠負責人龐中衡(Jack)會和我們分享一些逝去了的酒廠歷史以及玉冰燒的由來。
編導:蘇恩夏
要記得一個地方,有各種方法,味道可能低調卻是深遠的。
香港故事第44季「思家知味」,通過一款款平凡不過的地道香港食物:雞疍仔、煲仔飯、雲吞麵、月餅...,
探問可能的原來、追踪有趣的演變,更重要是其中可觀照到的香港人、香港事。
一種又一種味道,編織起對香港這個家的思念。
香港故事第44季「思家知味」,通過一款款平凡不過的地道香港食物:雞疍仔、煲仔飯、雲吞麵、月餅...,
探問可能的原來、追踪有趣的演變,更重要是其中可觀照到的香港人、香港事。
一種又一種味道,編織起對香港這個家的思念。